以下資料來源網頁
天鵝湖 Swan Lake
劇本:弗‧別吉切夫 (V.Begichev)
弗‧蓋里采爾(V.Geltser)
弗‧蓋里采爾(V.Geltser)
編導:朱‧列津格爾(J.Reisinger)
音樂:彼‧伊‧柴可夫斯基(P.I.Tchaikovsky)
首演:1877年2月20日,莫斯科
《天鵝湖》是一部家戶喻曉的芭蕾舞劇~~
無論是有學過跳舞或是沒有學跳舞的人,
都是耳熟能詳,
一點兒也不陌生?
十九世紀下半葉,
隨著浪漫芭蕾主義出現的危機~~
卻也是古典芭蕾主義抬頭的時刻~~
在俄國,
由於沙皇政府的「慷慨支持」!
舞劇花在芭蕾舞演出上的經費幾乎可以說不受限制的;
這種「優惠」對於經濟上陷入困境的歐洲舞蹈界來說確實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於是大批優秀的舞蹈人才相繼來到彼得堡和莫斯科,
此時的俄國芭蕾採取眾家之長~
形成自己一套獨立的訓練和表演體系,
並在舞劇發展史上創作出了「古典芭蕾」!
(注解)
*浪漫芭蕾主義--指19世紀初,發展期在法國-----
*古典芭蕾主義--指19世紀下半葉,發展期在俄國-----
1871年夏天,
年僅31歲的柴可夫斯基來到基輔附近的妹妹家小住幾天,
根據孩子們平常閱讀的童話故事《天鵝湖》,
決定創作芭蕾音樂!
在好友弗‧別吉切夫的重金禮聘下,
再加上自身渴望在芭蕾領域作一些大膽嘗試,
柴可夫斯基便接受這項委託!
在一次往萊茵河旅行的途中~~
四周明媚的景色,
特別是岸邊殘留的中古世紀城堡的遺跡,
使得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完成《天鵝湖》舞劇的總譜!
很可惜的是,
被委派來的舞蹈編導是一個平庸的角色......
既無才華又無鑑賞力.............
根本不懂得如何按照一位大作曲家的優秀音樂來設計舞蹈動作?
甚至為了迎合女主角的口味,
隨便找一些以前上演大家都很熟悉的曲譜去頂替柴可夫斯基的原作,
為了投人所好,
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原曲被換掉,
可想而知...........首次的公演有個什麼樣的結局了!
可憐的柴可夫斯基卻很謙遜地將演出的失敗原因歸咎於舞劇音樂沒有寫好......?
直到他去世之前,
也沒能看到美麗的白天鵝在他的音樂中得到真正美妙的「飛翔」,
但他的音樂卻充滿了生命力並很快地流傳到世界各地!
1894年,
彼得堡瑪林斯基劇院舉辦一次為時三天的柴可夫斯基紀念追悼會演出,
由劇院首席編導彼季帕的助手依凡諾夫創作《天鵝湖》第二幕!
於1895年,
重新編導的《天鵝湖》,
根據原創的音樂在彼得堡首演獲得空前得勝利......
著名的義大利芭蕾伶娜皮‧萊娜尼扮演劇中人的雙重角色----白天鵝和黑天鵝
她以細膩的感覺、輕盈的舞姿、
堅韌的耐力和高超的技巧體現了編導的意境,
一口氣完成了32轉,
這一絕技至今仍保留在《天鵝湖》的演出中!
伊凡諾夫是一位具有非常罕見音樂細胞的編導,
因此他能敏銳地捕捉住音樂的情調與脈絡。
在《天鵝湖》的編舞過程中~
創造性地設計出象徵白天鵝形象的「主導動作」,
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大成就!
他的老師彼季帕,
在《天鵝湖》第一、二幕即鮮明地發揮了他在處理華麗的場面和各種代表性舞蹈的才能,
在這些編舞的結構中,
概括的形象是通過不同的造型主題發展產生對比,
而獨舞和群舞相互配合著......
隊形和節奏的變化..........
整體舞台效果的一致性;
也正是由於交響樂的創作,
使舞劇從單一的浪漫芭蕾真正進化成「音樂舞蹈戲劇結構」,
這都多歸功於彼季帕師徒倆的合作無間!
《天鵝湖》的成功標誌著世界第一流作曲家在舞劇音樂領域的地位~~
第一次創作出可與歌劇、交響樂經典作品相媲美,
把舞劇音樂的水準提高了可與歌劇、交響樂並駕齊驅的地位!
柴可夫斯基曾說過:
『舞劇同樣也是交響樂。只是在交響地結構起來的音樂作品之中,才可能有情節舞蹈的基礎,
也就是真正的戲劇結構!』
你知道第一位跳「垂死天鵝」的人是誰嗎?
她是俄國的芭蕾舞星!
她叫做安娜‧帕布諾娃~~
據說到目前為主還沒有人跳得比她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